「天眼调查·追踪」让市民尝到新鲜平价菜,贵阳乌当“粮+菜”高效种植建好“菜园子”

   日期:2024-10-10     浏览:759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  9月28日,天眼新闻发布《【天眼调查】从田间到餐桌,新鲜平价本地莲花白诞生记》,报道了记者跟随贵州合力超市集团调研团先
   9月28日,天眼新闻发布《【天眼调查】从“田间”到“餐桌”,新鲜平价本地莲花白诞生记》,报道了记者跟随贵州合力超市集团调研团先后走访产地、物流园、超市门店,全面了解集中种植、检测运输、上架销售情况,见证新鲜平价本地莲花白从“田间”到“餐桌”的全过程。

  在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大坝村的蔬菜定向采购基地,记者了解到,基地种植面积约200亩,已规模化种植一年,种植面积逐步增加中。基地主要轮种莴笋、大白菜、莲花白,通过科学种植、人工采摘、冷链运输等环节,各类蔬菜能及时送往各个超市门店,让广大市民在第一时间品尝到最新鲜的平价菜。

  目前,乌当区各类蔬菜基地、村级合作社数量、种植蔬菜品类、总体年产量、分布情况怎么样?通过乡村蔬菜集中种植模式,共解决多少个就业岗位?下一步,乌当区将通过哪些具体措施带动村民致富增收?记者采访乌当区农业农村局了解相关情况。

  水田镇翁蓬村蔬菜保供生产基地

  乌当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乌当区目前分布有新场镇尖坡村3000亩折耳根生产基地;新场镇王坝村千亩香细菜生产基地;新场村200亩鲜食玉米及绿叶菜生产基地;羊昌镇甲岗村及羊昌村260亩番茄种植基地;羊昌镇羊昌村300亩速生菜生产基地;百宜镇万亩辣椒生产基地;百宜镇场上村、洛坝村5000亩“苦蒜十N”生产基地;下坝镇3000亩次早熟蔬菜生产基地;东风镇麦壤村、茅草村500亩速生菜生产基地;水田镇水田村、三江村、翁蓬村、董农村、定扒村、培鹅村千亩速生菜生产基地等各类蔬菜基地。

  乌当区辖76个村,每村都有1个村级合作社,涉及蔬菜种类有茄果类、瓜豆类及叶菜类。新场镇以折耳根、番茄、辣椒、葱蒜栽培为主;羊昌镇以番茄、辣椒、葱蒜、绿叶速生菜为主;百宜镇以辣椒、苦蒜、鲜食玉米、瓜豆类为主;下坝镇以茄子、辣椒、番茄、萝卜、莲花白、白菜为主;东风镇以绿叶速生菜为主;水田镇以瓜豆、辣椒、茄子、绿叶速生菜为主。另外,菌类种植在各镇均有分布。

  新场镇优质水稻种植示范测产成功验收

  “全区所有蔬菜年种植面积16余万亩,年产量约25万吨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为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、促进品种优化、质量提升,抓好蔬菜基地提质增效,推进示范性蔬菜基地建设,发展蔬菜生产,提高蔬菜保供稳价能力,乌当以布局合理化、产业集群化为主攻方向,全力调结构、建基地、优设施,加快推进设施蔬菜基地建设,引导蔬菜生产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,“我们对种植‘粮+菜’‘夏秋菜’两亩以上的主体进行惠民补助,按每亩100元补助。2024年预计补助农户1200余户。”

  该负责人介绍,目前正在提纯复壮(注:提纯复壮是指在繁育过程中,有目的、有计划地进行选优汰劣, 防止种类退化)百宜镇平面椒。

  接下来,乌当区将结合实际,提高蔬菜自给率,拟定《2024年贵阳市乌当区设施蔬菜(食用菌)基地巩固提升项目申报书(代实施方案)》、《2024年贵阳贵安10万亩蔬菜(食用菌)保供示范基地乌当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》。

  持续推进种子种苗体系建设。围绕辣椒、白菜、菜豆等优势品种,联合贵州省农科院、贵州农职院等,开展优良品种引进、本地优势种质资源的收集、发掘与利用。

  乌当区农业农村局邀请专家对王坝村大棚螺丝椒进行现场测产

  打造生态化技术示范蔬菜基地。以夏秋优势蔬菜基地、“稻+菜”基地建设为抓手,强化生态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,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,根据市级安排财政资金222.3万元,建设夏秋优势蔬菜基地0.775万亩,“粮+菜”基地0.3万亩,打造蔬菜专业村13个,食用菌示范基地8个,实现蔬菜上市2万吨以上,产值0.4亿元以上。目前,乌当区已完成实施方案的拟定,正在开展蔬菜专业村建设工作,夏秋优势蔬菜已完成0.55万亩。

  巩固提升标准化设施化蔬菜基地。推进蔬菜生产标准化、设施化、高效化建设,选择生产状态良好、合作意愿强的经营主体3个的0.05万亩基地,完善大棚、避雨棚、喷滴灌等生产设施,提灌站、沟渠、机耕道等基础设施,开展标准化设施化生产,提升应急保供能力。目前3个点正在开展建设中。

  推进蔬菜产品加工升级。推动产地商品化处理,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净菜上市、产品分级、品牌包装等,全面提升蔬菜产品附加值。

  百宜镇椒农抢抓农时积极开展辣椒移栽种植工作

  培强产品品牌。突出“干净·优质”核心价值,做大做强企业品牌,鼓励各类农业经济实体或服务组织创建企业品牌,积极开展品牌和绿色、有机蔬菜产品的“一注册、双认证”工作,实现以商标为纽带的订单农业,切实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。

 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立足乡村生态优势,积极探索“农文旅”融合新模式,因地制宜发展休闲采摘、观光旅游、休闲食品等产业新业态,加快蔬菜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培育“三产”融合发展示范基地。

 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队伍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挖掘项目资源,优化营商环境,邀请企业来筑考察,招强引优。大力推广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建立稳定利益机制,2024年培育蔬菜、合作社、种植大户20家以上,构建产销联合体。

  持续强化风险防范工作。及时发布防灾减灾救灾措施,加强风险防范。开展自然灾害保险,确保应保尽保,实现灾害、价格双托底,降低产业发展风险。

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